节目

【指北排行榜30】十大美男4

所属专辑: 矮大紧指北
主播: 高晓松
最近更新: 2023-11-22时长: 15:38
矮大紧指北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6月12日,我们的开播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给所有收听的朋友送上一份小礼物,点击下图即可领取你的专属收听报告,赶快来试试吧 ↓↓↓


【彩蛋时刻】

彩蛋(一):于连其人

于连•索海尔 (Julien Sorel)是19世纪初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的外省青年。作为锯木工厂老板的儿子,于连依旧可以说是贫困的平民代表,但是他英俊潇洒,有一双大眼睛,勤奋刻苦、记忆力惊人,学习过木工、拉丁文、神学。作为出身低微的才貌出众青年,于连不甘平淡的生活,寄希望于通过教会跻身上流社会,于是他投入西朗神父 (l'abbé Chélan)门下,靠着惊人的记忆力将整本拉丁文的圣经背了下来,轰动了全城。


(1884年版《红与黑》插画)


在人物所投射的时代背景上,于连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因为其心理斗争、理想与挣扎乃至爱情遭遇等各个方面极具戏剧性、代表性、复杂性,“于连式”的人物,成为了后世野心膨胀、才貌出众的悲剧小人物的统称。在于连身上,不仅有作者司汤达的影子,也有法国大革命时期青年影子,可以说,于连代表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平民知识青年,更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高尔基评价于连)。除了戏剧张力与人物命运,《红与黑》中的对于连的详细心理描述及人物对白,也让这个角色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文学魅力。


(《红与黑》法文版封面)


在外貌上,于连可以用漂亮来形容,是19世纪的法国“小鲜肉”,带有男生女相的典型特征,容易引起女性的怜爱。


《红与黑》第四章《父与子》,直观描述了于连的外表与气质,同时,也提及了于连自卑情结的根源:


于连双颊绯红,两眼低垂,他是个十八、九岁的瘦小青年,看起来羸弱,面部的轮廓也不大周正,但颇清秀,还有一个鹰勾鼻子。一双大而黑的眼睛,静时显露出沉思和热情。此刻却闪烁着最凶恶的憎恨的表情。深褐色的头发长得很低,盖住了大半个额头,发怒的时候凶相毕露,人的相貌无数,然而更具惊人的特性者怕是没有了。他的身材修长而匀称,更多地显示出轻捷而非力量。自幼年起,他那极端沉思的神情和极为苍白的脸色,就使他的父亲以为他活不长,或者将成为家庭的负担,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他也恨父亲和两个哥哥;礼拜天在广场上玩耍,他总是挨打。


不到一年以前,他那张漂亮的脸才开始博得年轻姑娘们几句亲切的话。于连被当作弱者受到众人的轻蔑,然而他崇拜那位敢于和市长谈论悬铃木的老外科军医。


(《红与黑》法文版封面)


《红与黑》第六章《烦恼》,从德·莱纳夫人首次见到于连的女性视角,描述了于连的外貌与气质,也是从这里开始,于连开始了新的生活与纠葛的爱情:


德·莱纳夫人瞥见大门口有一张年轻的乡下人的脸,就从客厅开向花园的落地长窗走出来,活泼而优雅,没有丝毫的做作,像她平常远离男人的目光时一样。那乡下人几乎还是个孩子,脸色极苍白,刚刚哭过。他身着雪白的衬衫,臂下挟着一件很干净的紫色平纹格子花呢上衣。

 

这个小乡下人面色那么白,眼睛那么温柔,有点儿浪漫精神的德·莱纳夫人开始还以为可能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姑娘,来向市长先生求什么恩典的。她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他站在门口不动,显然是不敢抬手按门铃。她走过去,暂时排解了家庭教师的到来所引起的悲伤和忧愁。于连面对着大门,没有看见她走过来。他听见耳畔有温柔的话音响起,不由地打了个哆嗦:“您到这儿来干什么,我的孩子?”

 

正是因为于连的腼腆与野心交织,浪漫与卑微相匹,他在感情与个人追求上才更容易经历自我折磨、否定与挣扎。从少年时期的于连开始,爱情对于他来说,便是一种虚荣的安慰和像崇拜的拿破仑看齐的标配。

 

《红与黑》第五章《谈判》中写道:他自幼年起,就常有兴奋的时刻。他曾美滋滋地梦想过,有朝一日被介绍给巴黎的美妇人,他会用辉煌的壮举邀得她们的垂青。为什么他就不能被其中的一个爱上呢?波拿巴不是还在穷困的时候就被光彩照人的德·博阿尔内夫人爱上了吗?多年以来,于连大概无时不对自己说,波拿巴,一个默默无闻又没有财产的中尉,靠他的剑做了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给自认为极不幸的他带来安慰,又使他在快乐的时候感到加倍的快乐。



《红与黑》第四十一章《审判》,当于连面临审判时,对陪审团所说的话,也是司汤达对于于连这个人物内心挣扎、矛盾、野心最直接的表达:

 

“我的最后一天从此开始,”于连想。很快,他想到了责任,感到周身在燃烧。到此刻为止,他一直挺住不心软,坚持不说话的决心。然而,当庭长问他有没有什么要补充时,他站了起来。他朝前看,看见了德尔维夫人的眼睛,在灯光的映照下,他觉得这双眼睛非常明亮。“莫非她也哭了?”他想。


“各位陪审官先生:


我原以为在死亡临近的时刻,我能够无视对我的轻蔑,然而我仍然感到了厌恶,这使我必须说几句话。先生们,我本没有荣幸属于你们那阶级,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农民,一个起来反抗他的卑贱命运的农民。”


“我对你们不求任何的宽怒,”于连说,口气变得更加坚定有力。“我绝不存在幻想,等待我的是死亡,而死亡对我是公正的。我居然能够谋害最值得尊敬、最值得钦佩的女人的生命。德·莱纳夫人曾经像母亲那样对待我。我的罪行是残忍的,而且是有预谋的。因此我该当被判处死刑,陪审官先生们。但是,即便我的罪不这么严重,我看到有些人也不会因为我年轻值得怜悯而就此止步,他们仍想通过我来惩罚一个阶级的年轻人,永远地让一个阶级的年轻人灰心丧气,因为他们虽然出身于卑贱的阶级,可以说受到贫穷的压迫,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敢于侧身在骄傲的有钱人所谓的上流社会之中。”


“这就是我的罪行,先生们,事实上,因为我不是受到与我同等的人的审判,它将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我在陪审官的座位上看不到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我看到的只是一些愤怒的资产者⋯⋯”


二十分钟里,于连一直用这种口气说话;他说出了郁结在心中的一切;代理检察长企盼着贵族的青睐,气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尽管于连的用语多少有些抽象,所有的女人仍然泪如雨下。就是德维尔夫人也用手帕揩眼睛。在结束之前,于连又回过头来谈他的预谋、他的悔恨、他的尊敬,谈他在那些更为幸福的岁月里对德·莱纳夫人怀有的儿子般的、无限的崇拜⋯⋯德维尔夫人大叫一声,昏了过去⋯⋯


彩蛋(二):司汤达与其作品


1、笔名的来历


司汤达(Stendhal)原名马利-亨利·贝尔(法语:Marie-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是19世纪的法国作家,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司汤达这个笔名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是来自今天的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司汤达这个地方,但他怎么会起这个名字尚存争论。根据一种看法,贝尔选择这个名字是为了向来自司汤达的约翰·J·温克尔曼致敬。第三种看法则是,贝尔表示过对温克尔曼的轻蔑,而贝尔选择司汤达这个笔名是因为他家在此拥有田产。


(司汤达画像)


2、代表作品与影响


司汤达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帕尔马修道院》(1839),以及出版一个世纪后,被西方文学评论界所重视的《论爱情》。


《 红与黑 》( Le Rouge et le Noir ),是一部写实主义小说,书名的小标题为“1830年的编年史 ”( Chronique de 1830 )自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便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该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


《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这部小说的故事据传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 在书名的解读上,有人认为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管道;也有人说这代表着轮盘上红色与黑色两种颜色。


因为久远而重大的影响,《红与黑》被称为“灵魂的哲学诗”、19世纪卓越的政治小说、现代小说之父的经典著作、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也曾被美国作家海明威、英国小说家毛姆等文学巨匠所推荐。也因为《红与黑》在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法国有专门研究司汤达和《红与黑》的学问——“司汤达学”和“红学”,还有专门研究该书的“司汤达俱乐部”。



1839年出版的《帕尔马修道院》,是司汤达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第一部真正获得成功的作品。其中来自意大利的主角青年法布里奇奥,同于连一样,也是拿破仑的狂热信徒,却在正可以开展一番事业的时候遭遇了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原本充满热情与价值的人生忽然变为一场虚空。《帕尔马修道院》的故事框架主要来自他的个人经历。巴尔扎克曾在《巴黎人杂志》中兴致勃勃地谈到这部小说:“这个美丽的国家的精神、天赋、风俗、灵魂活在这部永远吸人的长戏里头,在这幅广大的壁画上,这幅壁画是画得这样好,颜色用得这样壮,深深打动人心,满足最难伺候,要求最高的心灵。”



《论爱情》作为司汤达本人以失败告终罗曼史的情感投射与记录,曾被作者认为是其重要的作品。司汤达在米兰居住期间,1818年因革命运动结识了玛蒂尔德,并在随后爱上了这位姑娘。虽然司汤达对玛蒂尔德进行坚持不懈的追求,但对方一直没有接受司汤达的感情。


玛蒂尔德于1825年逝世,之后司汤达在自己的一个《论爱情》抄本上写了“作者逝世”的字样,并配有手枪的图案。司汤达对玛蒂尔德的情感可见一斑。


《论爱情》问世后,并未引起强烈反响,有些批评家认为此书缺乏条理,出版十一年后,仅卖出17本。在书中,司汤达尝试用科学的方式来探讨爱情,并把爱情分为四种类型,即: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和趣味之爱。他用“结晶”这个词来比喻爱情。他是这样表述的:“将一根冬日脱叶的树枝插进盐矿荒凉的底层,二三个月之后再把它抽出来,上面就布满了闪闪发光的结晶,还没有山雀爪那么厚的最细小的树枝都被数不清的钻石点缀得光彩夺目,熠熠发光 原来的枝子已认不出来了。”


另外,他把爱情的产生分成七个阶段,界线分明:惊叹、多么幸福、希望、爱情诞生了、第一次结晶、怀疑出现、第二次结晶。


这些在他日后的创作中都得到了反映。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德·瑞那夫人(德·瑞那夫人的名字就叫做玛蒂尔德),《帕尔马修道院》中的法布利斯、克莱莉娅等主要人物身上,都可以看到司汤达及其恋人的影子。



3、人生经历


作为律师的儿子,司汤达与父亲素来不睦,他青少年时期因桀骜不驯而郁郁不乐。在12岁前,他由一位教士负责教育,后者使他产生了对宗教信仰的长久的仇恨。1799年,在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学习后,司汤达经亲戚关系在拿破仑的陆军部任职。随后司汤达跟着拿破仑大军征战欧洲,并在战时专署的职位上做得非常成功。因参军的缘故,司汤达非常崇拜拿破仑,他的著作《意大利绘画史》原本便是献给拿破仑的。


拿破仑倒台后,他拒绝在新政府中任职,定居于米兰,在那里他遇到了佩利科,曼佐尼,拜伦勋爵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在米兰,他陷入了与一个叫安热拉·P的女子的情感纠葛中,以前造访这座城市的时候,他就徒劳地仰慕过她。


在意大利的定居直接影响了司汤达的创作,特别是其晚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和以上提到的长篇小说《帕尔马修道院》,便是对“意大利性格”阐释。也因为对意大利的热爱,他一直梦想着被埋在意大利,1842年4月24日,司汤达被葬在了法国巴黎的蒙马特公墓,墓碑上写着:米兰人阿里戈·贝尔长眠于此,他活过,写过,爱过。


(司汤达位于蒙马特公墓的墓地)


(蒙马特公墓一角)


蒙马特公墓(法语:Cimetière de Montmartre)与拉雪兹神父公墓、蒙帕纳斯公墓并列,是法国巴黎的三大公墓之一,位在巴黎十八区。


1786年,为维护巴黎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健康,法王下令关闭圣婴公墓,自此巴黎市全面禁止设立公墓。19世纪初期,新的公墓在首都专区外落成,取代旧有巴黎公墓,即:北部的蒙马特公墓、东部的拉雪兹神父公墓、西部的帕西公墓以及南部的蒙帕纳斯公墓。

  

彩蛋(三):《红与黑》的影视作品


1、1954年版同名电影


此版由法国导演克劳特·乌当-拉哈执导,杰拉·菲利浦,达尼尔·达黎欧主演,曾在中国上映。故事与美国导演乔治·史蒂文斯的名作《郎心如铁》相仿,甚至与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陈世美”亦有相通之处。



小说版封面大都采用这部电影的剧照,该版本也最忠实于司汤达的原著。上世纪50年代法国当红小生钱拉·菲利普主演该片,成为整部电影最具神采的地方。该片在我国有两个译制版本:上海电影译制厂版本和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为于连配音)配音的版本。


(早期《红与黑》小说封面)


(受该版电影影响的图书封面)

 

2、1997年版同名电影


这一版本的于连由年轻帅气的吉姆•罗斯•斯图尔特饰演,与1954年的钱拉•菲利普相比,吉姆更有年龄上的优势。但在表演上略平淡。因此,受关注度略小。


(1997年版的于连扮演者吉姆•罗斯•斯图尔特)


(1997年版《红与黑》电影海报)

 

3、其他


另外,1976年苏联导演谢尔盖·格拉西莫夫执导过同名剧情片;1993年BBC还曾制作过240分钟的迷你剧《红与黑》,由伊万·麦克格雷格和蕾切尔·薇姿主演。中国也有李宗翰主演的同名话剧版本,以及取材自该书内容的越剧剧目。


(国内同名话剧海报)


【大紧语录】


1.很多文艺作品里都会说这人是一个于连式的人物。于连这样的一个人物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点像我们贾宝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奠基式的地位。但是贾宝玉跟于连非常不一样,甚至反过来。于连式的人物代表的是出身低微,但是长得很帅,又有才华,野心膨胀,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向上流社会攀爬。攀爬过程中,自己的理想和要出卖的东西之间有反复的纠结和矛盾,但最终他会出卖自己,最终走向灭亡,大概是这么一个典型化的人物。


2. 司汤达笔下的男主角长得都很帅,可能他自己长得还行。他特别爱写那种文弱鲜肉的那种帅,还不是那种比如说雨果笔下的那些人,英俊的勇往直前的那种帅。不是《悲惨世界》里的大学生,不是《巴黎圣母院》里的牧师、英俊的军官、年轻人,都是那种病态的、瘦弱的,听起来很像我们今天中国韩国的小鲜肉的那样的大帅哥。


3. 这是个经典人设,一个中年的贵族妇女和一个贵族小姐同时爱上一个出身低微的大帅哥。这个人设后来被投射到很多很多电影里,甚至很多电影里把这两个经典的女性角色变成了母女俩,但是司汤达那时候还没敢变成母女俩。


4.于连的自尊超过了他所有的其他,也包括爱情,所以他的一生就是在维护自尊中度过。有点像潘金莲,长得又好看,出身又低微,所以潘金莲的自尊超过了她的爱情。我说的不是《水浒》里,是在《金瓶梅》里。自尊心和自卑感这俩东西其实是一体的两面,所以在一个非常好的文学人物里,通常你会感觉到自尊心和自卑感是相辅相成的,自卑感越大,自尊心就越大。

评论101条评论
爽爽不死变神仙

爽爽不死变神仙:以后都没办法在这些渠道听高晓松啦,哎

2022-08-07
短兵相接修改相关知识

短兵相接修改相关知识:在新南威尔士州的火车上听大紧的节目😄

2020-06-28
Gingercy

Gingercy:终于要张国荣了

2019-12-06
139xxxx5525

139xxxx5525:天哪,谁说男人女人审美有差别。巴特勒船长,和,于连,简直太爱了

2019-07-26
妮饱宝

妮饱宝:2019.7.20

2019-07-20
艾丽娅

艾丽娅:摇滚红黑come演的于连真的很像于连本人了!!

2019-02-25
pride1103

pride1103:啊啊啊啊,刚看完摇滚红与黑,大紧就放了,表白Côme小哥哥

2018-12-16
请用一只玫瑰花纪念我后闻香识女人

请用一只玫瑰花纪念我后闻香识女人:耶,我收到扑克了

2018-07-15
I  v哒哒。

I v哒哒。:说到于连后放的歌叫什么名字

2018-05-10
云水禅心

云水禅心 :我们普通孩子遥不可及的教学环境。

2018-04-06
楊

:。。。感觉自己就在走于连的路

2018-02-03
水瓶兔子

水瓶兔子:la gloire a mes genoux 看了热评忽然没有,就自己动手搜了下,说到于连时候的BGM~

2018-01-09
Jack

Jack:于连🤔芮成钢😁😁😁

2018-01-07
Shysnail

Shysnail:大紧,花花公子啥时候继续讲一讲啊,期待期待

2018-01-06
jxc

jxc:红与黑种草

2018-01-06
Rae

Rae:哈哈,太好啦,大紧要去哈佛做研究了!

2018-01-06
ST

ST :说说你对王杰的评价吧!他的歌那么好听,为何会如此呢?

2018-01-06
AP

AP:好羡慕晓松老师,这个年纪还能想到去校园做学问,我心中的男神让我更加敬佩。

2018-01-05
秋日丹枫

秋日丹枫:《红与黑》是我在大学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那时候爱情还没有到来,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夜读它,充满凄怆悲凉的感觉。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没有因看书而去多了解作者司汤达。成长的年代,一段记忆。 高老师,十大美男会不会讲嵇康啊???虽然对古书里介绍嵇康的文字基本都看过了,还是想听高老师讲讲他自己对嵇康的审美感觉。特此申请老师讲嵇康。

2018-01-05
blazza

blazza:三块看了,超好看。 伍迪艾伦陆陆续续都看完了,喜欢他的电影的人都会忍不住看完全部的吧

2018-01-04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