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论 | 边塞诗的兴衰

最近更新: 2020-11-30时长: 24:33
伴随一生的古诗词 第一季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各位小朋友、大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说一说“伴随一生的古诗词”的第二个系列——边塞诗。首先,什么是边塞诗呢?

 

 

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我们耳熟能详、首先会想到的、雄奇壮美的边地景色。诗题《使至塞北》,表明它是一首边塞诗。

塞,《康熙字典》解释说,“国之阨险曰塞”,就是边界上的险要地带。广义上的“边塞”,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在古代中国,特别是汉代以来,边塞泛指为长城以北的地区。《后汉书·南匈奴传》中称作“塞外”。

“出塞”,就是远出边塞。无论是我们熟悉的“昭君出塞”的远嫁,还是“将兵出塞”的出征,都是这个意思。描写士兵从边关出塞讨伐胡人的诗句,最脍炙人口的便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与出塞相对,也有“入塞”,指从边塞返回中原。我们还见到“塞下”一词,这是指边塞附近,有时也泛指北方边境地区。“塞上”“塞北”同样泛指北方边境,特别是长城内外,军事位置重要之地。

狭义而言,边塞主要是东北山海关长城一线,一直延伸到河西、陇右,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边塞诗,就是指历代以边塞地区创作的各类题材为内容的诗。边塞诗并非只在唐代才有,但在唐代取得了最为辉煌的成就,被认为最能够代表盛唐气象。唐代著名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收入《全唐诗》的就有两千多首。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边塞诗如何从初兴走上巅峰。

 

 

很多学者认为边塞诗源自《诗经》,比如《采薇》。但对唐代边塞诗有奠基作用的诗人,是南朝宋的鲍照。他在《拟行路难》第十四首写道: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诗中展现了“朔风萧条”“边气寒”的艰苦环境,以及“白首流离不得还”的无奈现实,这些都是边塞诗的重要意象。

包括鲍照在内,南朝诗歌中的边塞诗,往往喜欢用汉代的典故作为烘托,表达留恋中原、恢复北地的愿望。由于身处江南,诗人们往往利用对北地苦寒的各种夸张想象,来创作另外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边塞诗。

唐代诗人则不同。自隋朝统一北方,南朝士人开始在宫廷中任职,历史进入了政治、文化的统一整合时代。唐代的诗歌因初唐四杰而面貌一新。六朝骈俪的四六之文,常由于体裁格律造成辞不达意,人们更加欢迎表达真情实意的文字。于是,诗歌在唐初逐渐洗去格律词藻的靡丽铅华,而以质朴真实的文字表达出建功立业之志。

初唐四杰的继承者——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主张贴近生活、感情高尚的创作,在复古的旗帜下,实现了唐诗的真正革新。武则天称帝的第八年,也就是公元696年,陈子昂参与平定契丹叛乱,因热情进谏而被贬。他在悲愤之际,以《登幽州台歌》表达了壮志难酬、时不我待的焦灼,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言辞质朴,震撼人心。

亲历疆场风云,陈子昂笔下的作品展示出极强的现实感。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既写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报国豪情,又写出“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的悲催愤慨。

初唐文人士子们的建功立业、平边报国之心远远强于前代。他们或寄情纸笔,或干脆走出书斋,奔向边塞,留下了大量生动豪迈的诗篇,随着声律的新发展,标格渐高,推动边塞诗在盛唐达到巅峰。

 

 

盛唐边塞诗,内容包罗万象,情感充沛真实,创作手法多变,涌现出一大批著名诗人和作品。

前面我们说,建功立业是初唐文人士子的志向,这种情况在唐玄宗改革府兵制为募兵制后,影响更为扩大。盛唐“边塞四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创作的作品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是唐代边塞诗的标杆。

岑参、高适并称“高岑”,都曾担任军中职务。他们以歌行长篇的形式展现出大量辽阔壮美而人迹罕至的塞外景色,抒发了将士们热烈而英勇的报国豪情。

一句“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直白地表达出岑参心向边塞之志。维护边地的安宁,胜过万里思乡之愁,这种感情,充分地表达在《送人赴安西》一诗之中: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劫虏,无事莫经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岑参写出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打动人心的,更有诗中冷热对比的描写:“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力写奇寒但反衬出将士心中的热火。

高适的《塞上》以汉代李广将军的典故,呼唤英雄疆场御敌的宏伟壮志。他写道: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盛唐时期的白银诗人名册”——《河岳英灵集》中,王昌龄出现的频率最高。开元十三年,王昌龄27岁,他奔赴河陇,遍游西北,以短小的绝句,写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昂豪情,和“已报生擒吐谷浑”的胜利喜悦。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他的《塞下曲》以风、水、沙、尘等鲜明的边地元素来刻画军旅生活的艰辛,用“白骨乱蓬蒿”表达战争的残酷,笔墨简洁,情境动人。他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将士征夫的心理变化,情景交融又明快含蓄,达成了高超的艺术成就。

汉唐丝绸之路的通达,使东西方物质与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凉州,即今天的武威,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许多诗人留下了风格不同的《凉州词》。最有名的两首,分别来自王之涣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再现了壮美的边塞景观与笑对生死的达观心境。

 

 

边塞诗以鲜明的边地意象,浓郁的汉代情节,虚实相间、用典精彩,加上使用比喻、夸张等多样化手法,成为唐诗中独具特色的一个诗派。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的边塞诗,最能体现唐朝的国运浮沉。中晚唐国势转衰,诗歌的情绪也由慷慨激昂转向悲壮哀伤,从初唐盛唐的建功立业、报国壮志,转向惜别感伤、忧苦思乡,乃至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控诉。

这时的边塞诗,已不见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豪言壮语,而往往是李益那种“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绵长哀愁。

“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以史诗般的语言,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民生之疾苦,其沉郁顿挫的节律表达出悲痛愤懑之情,读来令人唏嘘: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与此相类,还有柳中庸的《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文章有神、气、情,体裁有雅、俗、鄙。回望唐代边塞诗,我们能够更深切体会到贯穿于唐代四个阶段的变化。安史之乱以后,国势转衰,将士征夫长期不得归家,转战跋涉于边地的寒苦与荒凉之间,再不复当年荡气回肠的凌云壮志,更多的是久别思归、疲劳厌战之情。边塞诗的意境、情怀逐渐变化,格局从开放到收缩,到宋代愈发明显。就像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里写的那样: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此时,抵御侵扰已变得十分艰难,“孤城闭”“家万里”“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流。现实和诗文,都已然大不同了。

 

 

练习题:

1、岑参边塞诗的特长是什么?

A善于描写战争场面 B擅长描写边地风光 C表现军中苦乐 D表现征人思乡

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A. 塞上 B.出塞 C. 塞下曲 D. 凉州词

3、下列哪个不是边塞诗中常出现的地名?

A. 荆门 B.楼兰 C. 受降城 D. 无定河

 

 

答案:

1、B 擅长描写边地风光(例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C 塞下曲

3、A 荆门



本期主播:瞿弦和

本期编辑:赵大莹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