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三 | 汉乐府《长歌行》:人生易逝,不负韶华

最近更新: 2020-11-30时长: 19:24
伴随一生的古诗词 第一季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站在园中,站在这葱葱郁郁的春天清晨中,望着一簇簇丛生的葵菜,青翠茂盛,正茁壮成长着。我看见,早晨的露珠在叶片上闪着玲珑剔透的光芒,随着朝阳初升,蒸腾为一缕缕水汽。春风润,春日暖,春色新。万物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在明媚春光中生长、勃发。好一派生机灿烂!

身处一片春和景明之中,我的思绪却倏忽飘向了远方。好景易逝,春色难久,当光阴流转,不可避免地,秋天终将来临,这园中又该是什么样的景象?绿树枯萎,百花凋零,落叶纷飞,终归黄土。我感慨于生命的蓬勃有力,更感慨于它的脆弱易逝。年复一年,花谢或许有再开的时候,草木也会重新发芽、抽枝、繁茂,然而在一荣一枯之间,时光的车轮却总是滚滚而去,如同百川归海,滔滔不绝,向东奔流,从来也不曾回头。生命的流逝不可回转,年少那些未曾实现的梦,如今想来,只徒留遗憾。那些年轻的人儿啊,若不趁此韶华,奋发图强,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年华老去后的痛苦与无尽悲伤。

 

来自民间的歌谣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我们知道,乐府诗是作为音乐而诞生的,特别是有很多来自民间的歌谣。因此,相较于其他诗歌,乐府诗的语言更为浅近流畅,韵律与词句安排更为自由灵活,风格更为直拙质朴,情感更为真实坦率,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这些民间歌谣就这样,以其特有的魅力动人心弦,流传千古。

渐渐地,诗人们不满足于欣赏这些诗篇,他们还模仿乐府诗这种独特的诗歌形式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这就是广义的”乐府诗”。汉末建安时代,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有很多模仿两汉民间歌辞的诗篇。到了唐代,诗人们更是推陈出新,开创了许多新题乐府,比如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继承了古乐府民间歌辞的自由形式和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涵,都是广义的“乐府诗”。

宋代的时候,有一位叫做郭茂倩的人,他把从两汉至唐五代的乐府诗搜集起来,按照诗篇的来源、功用、特点进行了分类整理,编写成一部书,叫做《乐府诗集》。这本书被认为是成书年代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书籍,大家所熟知的、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就收录在这本书中。根据郭茂倩的分类,我们今天讲解的这首《长歌行》,属于“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是一首来自民间、可以演唱的歌谣。

《长歌行》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演唱,今天的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也许这只是一首口口相传的歌谣,被采集民歌的乐府官员记载了下来,或者也经过了不知名诗人的润色。但它具有鲜明的乐府民间歌谣的特色,以简单凝练的语句、朴素浑成的风格、恰如其分的表现手法,从自然之景延伸开去,将珍惜时光、不负芳华的道理,展示的如此直白,又如此水到渠成,如此率真,又如此隽永难忘。

以自然歌唱生命

诗歌的开头,“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以园子里蓬勃生长的葵菜为起笔,托物起兴,引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令人好不向往。笔锋一转,“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春去秋来,却只剩萧条破败。对比之下,更显出美好时光的稍纵即逝。灿烂的春光,仿佛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年轻人,而枯萎的黄叶,在秋风中瑟缩、飘零,就像蹒跚的迟暮老人。用自然比况人生,以树木花草的荣与枯,象征人的生与死,让时序的流转与生命的流逝紧紧相连,伤春悲秋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未及沉湎于此,视线又忽而一转,越过眼前的草木,越过置身其中的田园,望向更为辽远的地方。从一个小小园子里春夏秋冬的景色变化,延伸到自然万物的季节更替,又延伸到苍茫大地上河流的奔腾不息,延伸出一片广阔天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光如流水,万物的兴衰如汹涌的河流,于是,抽象的时间流转被赋予了空间意义,在这时空交错之中,自然的无穷与轮回,令人悠然神往,又令人黯然神伤。向往的是,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伟大。神伤的是,滚滚东去不复还的,不仅是千百条河流,更是人的生命之河。人的老去不可移易,人的死亡无法避免,想到这里,心中情不自禁地喷涌而出对生命的无比珍惜和无限眷恋,不要蹉跎岁月、不要虚度光阴的主旨也随着诗篇的结束而显现出来,昂扬有力,令人警醒。

《长歌行》就这样,把眼前的风光和辽阔大地上的景色,通过静态与动态交织的形式展现出来,用自然生命的变迁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珍惜,谱写出一首以自然歌唱生命之曲。

在汉代的乐府诗中,人们对于时间与生命有许多深刻的探索。这些诗歌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时光易逝的悲叹以及对生命力的赞颂上,而是注意到了生命的有限与人生意义的无穷,展现出一种想要打破个体生命局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长歌行》在伤春悲秋的情绪渲染之后,更想告诉人们的是,要以蓬勃进取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有限的生命,劝勉人们要及时努力去开拓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珍惜时光的咏叹与变调

珍惜时光,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们常常吟诵的话题。说起历朝历代关于时间的诗歌,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不少名篇佳句吧!

稍晚于《长歌行》诞生的时代,在魏晋时期,有一位大诗人陶渊明,也写过一首劝人们珍惜时间的诗:“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同样是劝勉人们珍惜时光,与《长歌行》的奋发昂扬相比,陶渊明的诗歌中却更多了几分悲凉沧桑之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两汉王朝从统一走向鼎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反映到文学上,就出现了很多飞扬勃发的作品。产生于这样的社会中的《长歌行》,自然也就更为积极向上。然而,在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生多艰的年代,文学家们感时伤事,付诸笔端的作品也就会带有更多的消极悲伤的色彩,陶渊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不免感慨人生就像无根之草、路边灰尘一样,渺小卑微、漂泊不定,他劝勉人们珍惜光阴,是在迷茫和痛苦中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是阅尽沧桑后的努力振作,沉重而令人深思。

浪漫豪放的唐代大诗人李白,非常喜欢乐府诗这种自由灵活、情感充沛的表现形式,他写了很多广义上的乐府诗,其中也有一篇《长歌行》:“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这首诗延续了古乐府《长歌行》中以自然变化象征岁月流逝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主题,不过,“旧瓶装新酒”,李白写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长歌行》,他对自然变化的描写更为大胆浪漫、对比更加鲜明强烈,诗中表达了对功名、富贵、得道成仙的渴望以及求而不得的失望。活跃在唐朝盛世的李白,对于“珍惜生命”有了更具指向性的表述。

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作者手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中,形成的作品风格与内涵却大相径庭。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变调,构成了文学永恒的魅力。

 

快问快答

题目1: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无关的意象是哪个?

A.春天的美好灿烂       B.时光的稍纵即逝

C.年少青春的一去不回   D.生老病死的不可逆转

答案:A

题目2: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达的意思相近的诗句是哪句?

A.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C.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答案:B

题目3:下列诗句不属于乐府诗的是哪首?

A.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B.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D

题目4:下列不属于乐府诗中常见主题的?

A.百姓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B.男子对心爱女子的追求 

C.边关将士对故乡的思念 D.学者对深奥学问的辨析

答案:D



本期主播:张天骄

本期编辑:王俊双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