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古今相通04:行话——你每天都在说京剧术语

主播: 王烜
最近更新: 2019-01-10时长: 10:03
玩嗨京剧实用手册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合子儿,调瓢巴河,果食盘儿尖。


听懂了吗?哎,你要懂我忽悠谁去?


上面这句是江湖切口,俗称黑话,翻译过来就是:哥们,那回头看嘿,那妹子漂亮。怎么样,全用中国话,你就是一句听不懂,这就是切口的力量。


本节课我们聊聊京剧行话,别以为和你没关系,你每天都在说着京剧术语。


不信?冷,你说不说?你讲的笑话好冷啊?这个说法哪来的,就是京剧中冷场的术语派生来的。


再来,哎呦,张总,敬完您这杯酒我得走了,后面还一局,得赶一场。赶场,也是生活中随时会用到的话,也来自京剧。


还有,亮相、反串、水词、下海、行活、棒槌……等等这些,我们生活里经常使用的话,全是京剧术语。


你比如下海,这个词现在换了个说法:创业。在90年代,下海是中国社会的高频词。现在咱们知道下海是做生意,原来的班不上了,自行创业。可下海最初的意思是指票友专为职业演员,玩票儿是娱乐,以此为生,变成演员,这叫下海。


行活,这咱影视圈的人总说,某某人行活,也是学自京剧。行活也叫通大路,就是平平无奇的东西。


还有阴人,嘿,你小子阴人。公司同事发生争执,难免说这话,这也是京班里的行话,就是指台上故意刁难别人,破坏演出秩序。


棒槌就是指外行,吃栗子就是嘴里拌蒜,词说不清楚,尺寸说的就是节奏,这些京剧术语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 渗透进现代的各行各业。


不过,要说明一下,有的术语我们使用偏了,比如压轴。今天我们说最后的叫压轴,其实错了,压轴是倒数第二,最后一个叫大轴。


以前,京剧演出时间很长,即便是《四郎探母》这样的大戏,也没有只演一出的,那时候如果是晚场戏,从黄昏时候开始一直唱到后半夜。这么多戏,排座次就很重要。


开场第一出叫帽戏,选择的是小型歌舞戏,也叫迎客戏。像什么《三岔口》、《小放牛》、《小上坟》之类,时间段,载歌载舞,热闹,能够暖场。为什么叫迎客戏,这会儿来人的时候,乱乱糟糟,没几个有心思看戏,所以帽戏基本都是在台下嘈杂中演完的。演开场戏的都是学员,剧团里资历最浅的演员。依次往后,剧目的分量、演员的分量也都在增加,但不是最后一个出场的是今天的NO.1,一哥一姐唱倒数第二出,叫做压轴。


大轴是最后一出,也是武戏,不过不是开场的小武戏,而是大武生戏,《长坂坡》、《挑滑车》、《艳阳楼》这类的,大轴也叫送客戏。天晚了,您要是不想看完,就在热热闹闹的武戏锣鼓中,把您送出剧场,以示艺人对观众的尊敬。


所以,听过今天课的你,又有纠偏的义务了,以后对身边的人说,大轴才是最后一出,压轴倒数第二,好戏在压轴。


为什么会有行话,这是各行业为了工作方便的自我创造,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成分在里边。比如今天我们说to c、to b、IPO,如果你不是混互联网圈、混创投圈的,是不是也如同听天书,哎,自古如此。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叫切口,叫唇典,特别是江湖人士,多是社会边缘人群,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他们设计的术语往往难懂。那为什么行业术语又会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呢,这就说明此行业社会影响太大。


本门课一开篇,我就说过,京剧是最接地气、最亲民的娱乐方式,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京剧具有最丰厚的群众基础,日久天长,她的影响就无形间化入了日常生活,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许你觉得京剧离你很远,其实,她一刻也未离开过你的生活。


今天的赏析环节还是请来戏曲学院的郭铸锋同学,那位万能补丁的角儿,还是请他唱一段青衣戏《霸王别姬》中西皮二六选段“劝君王”。在此,解释一下什么叫二六。其实,这也是一句行话,二六是西皮声腔独有的板式,属于2/4拍,一板一眼,和原板构造相同,但是节奏感要快于原板,又慢与流水,多用于叙事。很多人奇怪,二六这个名字什么意思?我们大多时候听到二六起唱的过门都很简单,那是简化版,如果把过门拉全了,到开唱一共十二板,一板一眼走十二下,二六一十二,就这么来的。这段《霸王别姬》就是全过门的一段二六,请你静心欣赏,也不妨学着拍板,如果刚刚拍到12板,你已经是够段位的观众了,有请郭铸锋。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