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曲牌音乐集1

主播:闽剧网
热度:33最近更新:2016-11-09
介绍: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啰啰"和"板歌"6个部分,统称"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乐旋律与福州方言的音韵、声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方整、严谨,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综合体3种。旋律婉转,缠绵悲恻,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如[宽板]、[水过浪]。句尾常有后台帮腔,俗称"掏岭"。现在多加唢呐、逗管、笛吹奏或由脚色自唱。如《紫玉钗》、《拜塔》、《女运骸》、《孟姜女》等。   逗腔曲牌正体有13题。称为"十三腔"。包括"急板族"和"宽板族"。曲牌有[急板]、[倒板]、[急板叠]、[诉牌叠]、[水过浪]、[观容吟]、[宽板]、[宽板叠]、[宽板吟]、[泪透]、[自掏岭]、[板下闯]等13首。另有变体20多首。乐器以吹奏乐器为主,拉弦、弹拨乐器为辅。   洋歌 有传统曲牌30多首。分4种类型。由引子、主曲、尾声3部分组成的有[双蝴蝶]、[孝顺歌]、[金湘]、[清言词]、[花鼓相骂]、[皈禅]等;由引子、主曲两部分组成的有[水底鱼]、[赏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纱窗外]、[看相]、[弥陀寺]、[花鼓]等;唱念相间类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鳌头金桂]、[驻云飞]等。4类曲牌的旋律互相牵连、渗透、可连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简净。伴奏乐器以京胡、月琴、三弦为主。曲牌后末句用呐仔代替帮腔,俗称"呐仔尾"。小过门也用"锣仔啮",旋律流畅如话。适宜叙述,盘答(对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剧目有《苏百万讨亲》等。配器以弹拨乐器为主,拉弦吹奏乐器为辅。   江湖 出自"江湖"戏,是在本地区民间歌谣和"评话"(说唱艺术)腔的基础上,揉合来声腔(如徽腔、弋阳腔等)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强变性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唱词的语言声调自由行腔。节奏自由,说唱性强。曲牌十几首,常用的有[江湖调]、[阴调]、[江湖叠]、[柴排调]、[讨封]、[公堂告]、[江湖急板叠]等。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唯[阴调]一曲的帮腔和过门用大唢呐。"江湖"高亢粗犷,紧拉慢唱时,最能体现激情。现有曲牌正体5首,变体7首。配器以拉弦乐器为主,弹拨吹奏乐器为辅。代表剧目有《开封府》、《白罗衫》等。   小调 被吸收入闽剧唱腔的各地民歌小调约60多首,旋律简洁流畅,溶入闽剧后,显得活跃清新。曲调有[一枝花]、[四大景]、[茉莉花]、[小放牛]、[牡丹亭]、[铁断桥]、[小小鱼儿]、[美貌娇容]、[更打]、[银柳丝]、[盘关]、[赶船歌]、[醉春红]、[湘江浪]、[寄生草]、[奈何天]等。   啰啰 为外来剧种腔调之统称,吸收进闽剧后,其曲体、板式等基本不变,常用调有[反二簧]、[无头二簧]、[滴水]、[梆水迭]、[琵琶怨]、[惜寸阴]、[滴水别]、[千里驹]、[大补缸]、[昆腔引]、[北调]等。现有曲牌50首。   板歌 俗称"行板"。是本地民间童谣,民谣,加上打击乐衍化而成,节奏多变,形式活泼,语言丰富,表演风趣。多为丑行脚色演唱。
专辑详情:
简介
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啰啰"和"板歌"6个部分,统称"榕腔"。曲牌有190多首,其音乐旋律与福州方言的音韵、声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逗腔出自儒家班,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方整、严谨,有板腔体、曲牌体和板腔、曲牌综合体3种。旋律婉转,缠绵悲恻,风格高雅,拖腔较多,以"呀、哎、哑、"等音为衬。如[宽板]、[水过浪]。句尾常有后台帮腔,俗称"掏岭"。现在多加唢呐、逗管、笛吹奏或由脚色自唱。如《紫玉钗》、《拜塔》、《女运骸》、《孟姜女》等。   逗腔曲牌正体有13题。称为"十三腔"。包括"急板族"和"宽板族"。曲牌有[急板]、[倒板]、[急板叠]、[诉牌叠]、[水过浪]、[观容吟]、[宽板]、[宽板叠]、[宽板吟]、[泪透]、[自掏岭]、[板下闯]等13首。另有变体20多首。乐器以吹奏乐器为主,拉弦、弹拨乐器为辅。   洋歌 有传统曲牌30多首。分4种类型。由引子、主曲、尾声3部分组成的有[双蝴蝶]、[孝顺歌]、[金湘]、[清言词]、[花鼓相骂]、[皈禅]等;由引子、主曲两部分组成的有[水底鱼]、[赏花]等;只有主曲部分的有[山坡羊]、[纱窗外]、[看相]、[弥陀寺]、[花鼓]等;唱念相间类型的有[浪淘沙]、[拍妻]、[鳌头金桂]、[驻云飞]等。4类曲牌的旋律互相牵连、渗透、可连串成套。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简净。伴奏乐器以京胡、月琴、三弦为主。曲牌后末句用呐仔代替帮腔,俗称"呐仔尾"。小过门也用"锣仔啮",旋律流畅如话。适宜叙述,盘答(对唱),亦可描景抒情。代表剧目有《苏百万讨亲》等。配器以弹拨乐器为主,拉弦吹奏乐器为辅。   江湖 出自"江湖"戏,是在本地区民间歌谣和"评话"(说唱艺术)腔的基础上,揉合来声腔(如徽腔、弋阳腔等)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强变性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唱词的语言声调自由行腔。节奏自由,说唱性强。曲牌十几首,常用的有[江湖调]、[阴调]、[江湖叠]、[柴排调]、[讨封]、[公堂告]、[江湖急板叠]等。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唯[阴调]一曲的帮腔和过门用大唢呐。"江湖"高亢粗犷,紧拉慢唱时,最能体现激情。现有曲牌正体5首,变体7首。配器以拉弦乐器为主,弹拨吹奏乐器为辅。代表剧目有《开封府》、《白罗衫》等。   小调 被吸收入闽剧唱腔的各地民歌小调约60多首,旋律简洁流畅,溶入闽剧后,显得活跃清新。曲调有[一枝花]、[四大景]、[茉莉花]、[小放牛]、[牡丹亭]、[铁断桥]、[小小鱼儿]、[美貌娇容]、[更打]、[银柳丝]、[盘关]、[赶船歌]、[醉春红]、[湘江浪]、[寄生草]、[奈何天]等。   啰啰 为外来剧种腔调之统称,吸收进闽剧后,其曲体、板式等基本不变,常用调有[反二簧]、[无头二簧]、[滴水]、[梆水迭]、[琵琶怨]、[惜寸阴]、[滴水别]、[千里驹]、[大补缸]、[昆腔引]、[北调]等。现有曲牌50首。   板歌 俗称"行板"。是本地民间童谣,民谣,加上打击乐衍化而成,节奏多变,形式活泼,语言丰富,表演风趣。多为丑行脚色演唱。
查看全部
扫描二维码下载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最新热点专题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