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指北排行榜48】传奇爱侣3:居里夫妇

所属专辑: 矮大紧指北
主播: 高晓松
最近更新: 2023-11-22时长: 13:05
矮大紧指北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6月12日,我们的开播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给所有收听的朋友送上一份小礼物,点击下图即可领取你的专属收听报告,赶快来试试吧 ↓↓↓


【彩蛋时刻】


彩蛋(一)居里夫妇和两个女儿


玛丽第一次见皮埃尔·居里是完全实用主义的,主要是为了找个实验室,另外也希望能够得到皮埃尔·居里在技术上和学问上的帮助。由于已经有了一段苦涩的初恋,玛丽发誓再不会让情感战胜自己的大目标。此时的皮埃尔还只是个不知名的物理学家,34岁,单身,和女人待在一起就觉得极不自在。他认为女人会妨碍他的重要工作,并且两性关系只会让人脱离自己高尚的理想。


(皮埃尔·居里)


和玛丽相识后,他逐渐认识到自己和玛丽之间有诸多共同之处。他们二人的为人处世都不受当时社会陈规的束缚:对于把自己的地址给他,还请他到自己未经收拾的屋子里来,玛丽一点都不觉得别扭。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两人的家庭背景非常相似,两人的家庭都是知识分子却又生活拮据。两人的父亲都是爱国者,都热爱自由,致力于改善普通人的境遇。后来,皮埃尔带玛丽去见自己的父母,玛丽惊讶的发现皮埃尔家和自己家非常相似,让她感倍感亲切。


皮埃尔认为玛丽是他遇到的“天才的女人”,而且还理解“他的本性和灵魂”,他决心娶玛丽为妻,并使她成为自己的学术伙伴。然而玛丽决心回到自己的祖国,夏天,玛丽回到的华沙。皮埃尔饱受相思之苦,担心她可能再也不会回到巴黎了,他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了解她的心之所属:


 “若是我们能住的更近,共同徜徉在我们的梦中,这里面,有你的爱国梦,我们的人道主义梦,以及我们的科学的梦,那该有多好…….在所有的梦中,我觉得最后一个才是最真实的…”


(居里夫妇)


渐渐地,似乎玛丽能更接受皮埃尔了。在写给她姐姐的信中,玛丽暗示到皮埃尔能真正理解科学对她的意义,这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打动她。当玛丽表示出似乎不愿放弃在波兰定居的计划时,皮埃尔宣布自己愿意和她一起去波兰。皮埃尔的母亲出面替儿子求情,玛丽的姐姐布罗妮雅也劝玛丽留下。毫无疑问,玛丽终于找到了一个将她看作是自己一部分的那个男人,终于,玛丽答应了婚事。   


1895年7月26日,玛丽和皮埃尔结婚了,在科学史上留下传奇一页的居里夫妇终于走到了一起。


(正在度蜜月居里夫妇)


作为一个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严谨的计划和记录,她记录日常每一笔开支,她记录烹饪的成功和失败。1897年9月,第一个女儿伊雷娜出生,她详细记录了女儿的成长过程。她在实验室长时间工作,中午赶回去喂奶,由于奶水不足她不得不雇佣奶妈,为此还感到自责。她也许有产后恐惧症,有时在试验室突然感觉奶妈弄丢了女儿,飞奔回去,看到女儿安好睡在小床里,又跑回试验室。这时候她还开始写作博士论文。幸运的是,皮埃尔的父亲,一个随和善良睿智的老人,主动提出来和他们住在一起,帮忙照料孩子。


(居里夫妇和大女儿)


1906年4月19日,居里车祸丧生,二女儿伊芙才十五个月。星期天的葬礼结束后,她离开众人,来到试验室继续工作。法国政府要给她抚恤金,她拒绝:我不需要抚恤金,我还年轻,我有能力养活自己和女儿。


她接受了居里在索邦大学的职位,半年多后,她第一次上课,课堂里涌进了很多人,包括新闻记者,同事科学家,还有她十岁不到的大女儿伊雷娜。人们期待着她的眼泪, 期待她诉说对居里的追思。在掌声和欢呼平静下来后,她用冰冷而克制,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直接开始讲课:“当我们回顾物理领域近来取得的进步,在仅仅短短十二年里,在电和物质的本质问题上......"坐下的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她的第一堂课第一句话,正是居里最后一堂课的最后一句话。


(居里夫妇在实验室)


她一直没有放松对女儿的教育,出于对法国学校教学内容的不满,居里夫人当时在索尔本大学当教授,她联合了学校其他几位教授,开展了一项教育合作计划——几个人把自己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由他们自己担任老师进行教学。居里夫人担任物理老师,泡利和朗之万教授数学,佩兰教化学。这几个人随便拎一个出来就可以秒一大波专业教授。


(居里夫人与孩子)


授课持续了两年后这些孩子前去就读私立学校。伊雷娜很早显示了科学的天分,居里夫人和她的通信,也是经常讨论数学题,而伊芙的钢琴才能和爱美的天性让不爱修饰的居里夫人感到惊奇,她为伊芙购置了三角钢琴。居里夫人有点偏爱更象她的伊雷娜,伊芙(也就是那本著名的《居里夫人传》的作者)多年后开玩笑说:我是我们居里一家最没出息的一个,因为我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姐夫,还有我的丈夫都拿到了诺贝尔奖。


居里夫妇的大女儿伊雷娜·居里与其夫约里奥-居里(外国妇女出嫁后通常随夫姓,而这对夫妇为纪念居里这一伟大姓氏,采取了夫妻双姓合一的方式)合作,于1932年发现一种穿透性很强的辐射,后确定为中子;1934年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并对裂变现象进行研究。1935年夫妻共获诺贝尔化学奖。夫妻俩还于1948年领导建立了法国第一个核反应堆。


(1934年 英国伦敦 伊雷娜·居里与丈夫前往皇家学院)


居里夫妇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则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作家,曾撰写母亲传记《居里夫人传》。1954年11月19日嫁给美国驻希腊大使亨利·拉波易斯,亨利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1937年的艾芙·居里)


(亨利·拉波易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彩蛋(二)波兰历史


波兰是一个位于东欧平原的西斯拉夫人国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700年石器时代的斯拉夫人,不过根据考古发掘, 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已经有人类在波兰活动, 后来,西斯拉夫人在东欧平原活动,在原始部族的农耕和游牧中度过了漫长的原始公社社会。           

10世纪,波兰人开始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其后的11-15世纪,波兰国势都非常的强盛,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成为抵御金帐汗国入侵的欧洲之盾,并且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现在的波兰)


16世纪是波兰的黄金时代,身兼欧洲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的双重身份,文化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从17世纪中期开始,因为俄罗斯和普鲁士的崛起使波兰走向衰弱,大国地位明显被削去。到18世纪时,古老的贵族民主制已经衰败不堪,深受自由否决权迫害的波兰最终被邻国蚕食和瓜分。


(建造于16世纪的华沙老城)


19世纪,波兰在欧洲地图上消失了1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才得以复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在苏联和纳粹德国两个强大邻国中夹缝生存,很快再次亡国。二战结束后,波兰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共产主义建设。不过,波兰的共产主义道路并不平坦,政局动荡。


(二战时期被占领的波兰)

 

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获得了政权,抛弃了共产主义制度,开始转向西方的自由和民主,融入西方社会后,经济的剧烈转型带来了阵痛。1999年和2004年,波兰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



瓜分波兰:


指近代一系列列强瓜分波兰的事件。从17世纪开始,当时做为波兰统治主体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开始走向衰落,而在18世纪时,波兰的领土开始遭到普鲁士、奥地利帝国(当时为哈布斯堡帝国时期)和俄罗斯帝国三个邻近国家的瓜分,此分割一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而第三阶段的进行导致了波兰的灭亡,详细分割疆域请参照以下的图示:



奥斯维辛集中营:


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位于波兰南方的小城奥斯维辛,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大约有110万人在这一集中营被杀害,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波兰;1947年7月2日,波兰国会立法将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 20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审判”将二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大屠杀罪行公之于众。2017年11月,“法兰克福审判”相关档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奥斯维辛集中营)


斯摩棱斯克空难:


即 2010年波兰空军图-154坠机事件。2010年4月10日,一架载有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总统夫人、政府和立法机构众多高官的图-154型专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坠毁,机上包括机组人员在内共97人全部遇难,驾驶失误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


(卡钦斯基和夫人)


卡钦斯基预定访问斯摩棱斯克参加纪念卡廷大屠杀70周年的活动。飞机从华沙-奥肯切机场起飞,预定降落在斯摩棱斯克北机场。事故发生在距斯摩棱斯克北机场1.5公里处,距着陆地300-400米,有大雾,能见度仅有500米,事故发生前飞行员曾尝试重飞。当时机场因大雾而临时关闭,飞行员被建议改降莫斯科或明斯克,但他仍然决定按原计划降落,并在尝试降落时发生事故。据报道,飞机机翼撞上树梢,落到地面,然后解体并迅速开始燃烧。


(坠机现场)


此次空难中的波兰总统专机为图-154M型,已服役超过20年,属超期服役。2008年,波兰空军第36特别航空团的一些飞行员就曾因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驾驶飞机。2008年底,卡钦斯基在结束对蒙古访问回国时图-154还因机械故障而租用其他飞机。对此,波兰政府则多次由于资金问题否决了更换飞机的提议,卡钦斯基本人也曾以节约为由婉拒更换飞机。该事件被认为是波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国殇。

 

彩蛋(三)历史上的波兰名人


波兰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刻历史内涵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科学发达的国家, 这个人口不到4000万的国家,先后就有1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除了居里夫人,让我们了解一下其他的伟大人物。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现代天文学创始人。18岁时就读于波兰旧都的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在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以后,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立即对其展开了攻击,指责哥白尼是一个疯子,神学界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攻,并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到了十八世纪,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使哥白尼的学说获得更加稳固的科学基础,最终真理得到普遍的承认。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哥白尼)

 

约翰·赫维留:是波兰天文学家,曾担任格但斯克市长。1639年以后,他的主要兴趣转向天文学。1641年,他在自己相连的三幢房子房顶上建了一个天文台,后来自己还建造了一台焦距45米的无筒望远镜,于1642-1645年观察太阳黑子,花了四年时间记录月球的表面地形,曾为1500多颗星球分类,发现了4颗彗星,制造出许多天文观察仪器。被称为“月球地形研究的创始人”。


(赫维留像)

 

肖邦:19世纪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他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第一首作品——《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举行了第一次公开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肖邦一生处于民族危亡时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他创作的主旋律。


(肖邦像)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德曲》、《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充满哀情,犹如他自己所说: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同样具有战斗气质,就像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亨利克·显克维奇:波兰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他是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优美流畅,深受群众欢迎,素有“波兰语言大师”之称。代表作有《旅美书简》,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著名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1896年,显克维奇又完成了反映古罗马暴君尼禄的复灭和早期基督教兴起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1905年因这部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亨利克像)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波兰著名作家。13岁时,他去华沙跟姐姐学裁缝手艺,因参加政治运动而被驱逐出首都。从20岁到24岁,他一直变换职业,当过演员、店员、推销员、铁路职工、修道士和流浪汉。艰苦的生活使莱蒙特深深感受到波兰人民的苦难,他立志要从事文学创作。1893年,莱蒙特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主要反映农民、城市贫民和流浪艺人的辛酸遭遇。自1904年开始,莱蒙特相继出版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农民》,表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兰农民的苦难和英勇的抗争。1924年,莱蒙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评语称:“莱蒙特的杰作《农民》是一部内容广阔、气势磅礴的史诗,它把波兰农民的命运放置在四季更替的背景里,是一曲生活的颂歌,具有广泛的重要意义。”


(莱蒙特像)

 

切斯瓦夫·米沃什:波兰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散文家。早在维尔纽斯上大学期间,就因在校刊上发表诗歌而崭露头角。1933年,他以“凝固的时间诗篇”一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波兰被占领期间,米沃什参加了首都的地下文化生活,战后曾当过外交官。米沃什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包括195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权力的攫取》,该书讲述了二战后波兰知识分子的困境,米沃什也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了国际声誉。1980年,米沃什因其文学创作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波兰总理马雷克·贝尔卡赞誉米沃什是一个“伟大的波兰人”。他说:“米沃什用他的心和笔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展现了残酷的现实,刺痛了我们却引导着我们从善。”

(米沃什像)


约瑟夫·罗特布拉特:1908年生于波兰华沙,二战前移居英国。1995年,由于在消除世界核武器方面的杰出贡献,罗特布拉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罗特布拉特1932年从波兰自由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华沙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1937年成为该校原子物理研究所的助理所长,1939年到利物浦大学在查德威克指导下研究原子爆炸的可行性,随后跟随查德威克参加了美国的曼哈顿工程。他参加曼哈顿工程的想法是只有美国的原子弹才能阻止希特勒使用原子弹。但是到了1944年底,当他得知德国已经终止了原子弹研制时,也立即辞职回到了英国利物浦大学。他是唯一一位在原子弹爆炸前就辞职的科学家。罗特布拉特最初从事原子弹研究工作,但很快就投身到反核武器事业当中,并提出了科学家的责任与道德问题,倡导科学家对自己的发明承担责任。


(罗特布拉特像)

 

希姆博尔斯卡:又名维斯瓦娃·辛波丝卡,生于波兰小镇布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在辛波丝卡的每一本诗集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追求新风格、尝试新技法的用心。她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喜悦,以小隐喻开发深刻的思想,寓严肃于幽默、机智,是以小搏大,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第四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作家,也是当今波兰最受欢迎的女诗人。


(希姆博尔斯卡像)

 

约翰·保罗二世:被称为大若望·保禄,是罗马天主教第264任教宗。出生于波兰,于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教宗,是第一位成为教宗的斯拉夫人,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后第一位非意大利人教宗。从事圣职前曾担任过运动员、戏剧演员、矿工、化学工厂员工。担任教宗后总共进行过102次国际访问,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约翰·保罗二世是史上第四个被冠上伟大头衔的教宗。教宗方济各于2014年4月27日,将其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同时册封为圣人。


(约翰·保罗二世像)

 

彩蛋(四)保罗·朗之万与汪德昭


保罗·朗之万:


2014年,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票房大卖,其中的时空旅行也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故事讲述的是未来地球气候恶化,为了拯救地球,一队探险家试图通过虫洞寻找新的可居住星球。其中有一个情节是男主人公cooper通过虫洞来到一颗充满水的叫“米勒”的行星上。他只在这个星球上待了一小时,在地球上的女儿就已经从小女孩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当cooper经过仅几个小时的太空旅行回到空间站,在那里守候的队员也足足等了他23年,早已胡子拉碴认不出原来的模样。这个看上去如此“科幻”的情节确实是有物理学理论——狭义相对论支撑的。然而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是极其抽象和不容易理解,但在1911年有一个人为了说明相对论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对其作了一个生动的解释,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缪”问题。《星际穿越》中的情节也是参照了“双生子佯缪”的内容。


(《星际穿越》中的虫洞)


双生子佯缪:有一对孪生兄弟,其中一个跨上一架宇宙飞船作长距离太空旅行,而另一个则留在地球。结果当旅行者回到地球后,大家发现他比他留在地球的兄弟更年轻。这个结果是由狭义相对论所推测出的,而且是能够透过实验来验证的:我们能够探测到于大气层上层产生的μ介子。如果没有时间膨胀,那些μ介子在未到达地面之前就已经衰变了。


(《星际穿越》中一行人在米勒行星)


提出这个“双生子佯缪”的人就是——保罗·朗之万。保罗·朗之万虽然一生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却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连爱因斯坦也非常敬佩他,然而这个聪明的法国物理学家却也是让神圣不可侵犯的居里夫人留下“污点”的人。


(保罗·朗之万)


朗之万从事的研究工作非常广泛,关于布朗运动他留下了朗之万动力学和朗之万方程,此方程描述了布朗运动由于流体的分子碰撞,粒子在流体中做的无规则运动,现在仍然被许多科学家用来研究流体中的分子碰撞。然而朗之万最著名的研究都不是上面这些,而是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主动声呐,被世人称为“超声换能器之祖”。1916年,朗之万提出利用压电石英获得超短弹性波(超声波)的方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朗之万打算用这种方法获得超声波并通过真空管放大技术实现“回声定位”,进行水中远程目标探测(探测敌方潜艇),但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他真正造成能投入使用的声呐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不过不要紧,在这之后,这种声呐得到不断改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德国潜艇的大西洋战役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索尔维会议上 朗之万坐在爱因斯坦旁边)


朗之万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对科学的贡献自不必说,但是最为轰动的,却不是他的科学成果而是与居里夫人的情感纠葛,当时可谓闹得满城风雨。1898年朗之万从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完毕回到法国,师从曾经非常赏识他的校长皮埃尔·居里,包括朗之万的博士学位也是在皮埃尔·居里的指导下顺利获得的。不幸的是,1906年4月,46岁的皮埃尔·居里不幸丧命于一场车祸中,38岁的玛丽·居里便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可能在工作中日久生情,小师母六岁的朗之万便和居里夫人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感,本来失去丈夫的居里夫人与朗之万这两个大科学家的师生恋也勉强称得上是佳话,可朗之万已经在1902年结婚,并且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就这样,师生恋进一步升级为了婚外恋。


(朗之万与夫人)


虽然当时朗之万与妻子之间感情已经破裂,但这段不道德的婚外恋还是惹怒了朗之万夫人。朗之万的妻子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悍妇,她当时就非常不满朗之万的科学研究不能变现成钱财,据说她还用啤酒瓶狠狠地砸了朗之万的头。为了使这两位大科学家名誉扫地,朗之万的妻子雇人到居里夫人的工作室,从抽屉里偷走了居里夫人与朗之万的情书并将这些信件卖给报社想搞个大新闻。


玛丽·居里当时写给朗之万的信件内容是这样的:“你首先要做的是回到自己的卧室。我答应不再责难你,你可以相信我。我完全信任你的意向,可是我担心无法预见的事情——例如对方号啕大哭,令你无可抗拒,或用诡计让你使她再怀孕。如果她再怀孩子,我们就一定要分手了,因为我不能接受这份耻辱。你的妻子若明白这一点,一定会加以利用。所以我求你别再睡在她的床上,不要让我等太久了。”1911年11月4日一篇《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朗之万教授》的文章发布,整个法国一片哗然,这使玛丽·居里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居里夫人与朗之万)


这段感情还差点毁了玛丽·居里的第二个诺贝尔奖,当时法兰西科学院决定取消她的第二次诺贝尔提名,是居里夫人愤怒地给诺贝尔奖委员会写信,才得以挽回这个差点失去的诺贝尔奖。在那个年代,受尽舆论压力的朗之万与居里夫人之间的爱情也只能不了了之,而且最后朗之万还是没能顺利和他的妻子离婚,甚至朗之万夫人也允许朗之万与其他除了居里夫人之外的情妇交往。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没能走在一起,但也没有因爱生恨,此事之后两人也依然保持着真挚的友谊,甚至后来朗之万请求居里夫人帮他的情妇找一份工作,居里夫人也二话不说地给了朗之万的情妇一份在实验室的工作。除此之外,朗之万家与居里家的情缘还在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居里夫妇的长女伊雷娜·居里长大后选择的导师就是朗之万,后来伊雷娜与其丈夫(两人被称为小居里夫妇)也因《一种新型放射性元素的人工产生》论文,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小居里夫妇的女儿伊莲娜在1927年出生,长大后也是一位比较有名气的核物理学家,最后这位居里夫人的外孙女嫁给了保罗·朗之万的孙子米歇尔·朗之万。朗之万与居里夫人那不被世俗认可的爱情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延续了下去,这也称得上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吧!


(居里夫人的外孙女伊莲娜·朗之万-约里奧)


汪德昭:


1905年12月20日汪德昭出生在江苏省灌云县板浦镇。汪德昭在家中排行第二。长兄汪德耀是生物细胞学家,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曾任厦门大学校长、教授。他对汪德昭早年树立爱国思想及赴法留学的影响颇大。三弟汪德熙是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四弟汪德宣,早年学习生物学,后经商。


1912年,汪德昭的父亲汪寿序曾任北洋政府农林部主事,携眷来到北京。1913年,汪德昭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1919年升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于毕业前一年(1928年)就被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张贻惠破格聘为物理系助教,直到1933年出国。在此期间,他还兼任中国大学物理学讲师。汪德昭治学严谨,讲课生动,又擅长动手做实验,所以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汪德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当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会主席赵世炎、副主席汪德耀的影响下,汪德昭逐渐认识到中国之所以穷,之所以受人欺凌,是因为中国的科学落后,于是他萌生了献身科学事业、使国家富强起来的强烈愿望。1933年10月,汪德昭前往欧洲,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学习一年法语。1934年10月,他到法国巴黎大学朗之万实验室攻读研究生。朗之万交给汪德昭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低空大气层中大小离子平衡态的研究”。这是朗之万毕生关注的一项研究课题。在朗之万的指导下,他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用人工方法创造了一个可以控制的环境,对大离子的半径、单位体积内的数目、迁移率等加以测定,并和朗之万一起推导出大离子的合成系数理论。1940年,汪德昭根据这项研究成果写出论文,通过了巴黎大学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答辩,评议为“最荣誉级”。在朗之万的培养和指导下,汪德昭对近代物理学诸多分支学科当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受到朗之万的特别赏识。1939年,朗之万曾推荐汪德昭到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第四研究组参加战时科学研究,开始接触水声技术,曾为法国加大海军声纳的发射功率做出过成绩。


(1935年朗之万视察汪德昭的大离子实验)


1938—1956年,汪德昭一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等职,后任研究指导主任。在此期间,他除了大气电学的研究外,还从事过负光致效应、利用β射线控制造纸的厚度、液体对超声波的吸收、朗之万离子发生器、X射线对超声振动状态压电晶体的衍射、RaD转换电子的绝对强度、关于放射锕的弱能量γ射线等方面的研究,以及设计制造了超灵敏度静电计和微量天平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法国科学技术界的赞扬。在这期间,汪德昭还先后兼任过法国石英公司顾问、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技术指导、英国同位素发展公司顾问等职。


1956年,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召唤海内外学子共同努力把祖国建成富裕、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汪德昭虽已侨居法国20多年,但他魂系中华,情怀祖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和之后,就曾经接触进步力量,多次帮助人民政府做过不少工作。1950年在法国出现的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就是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升起的。如今得知祖国缺乏科学人才,他感到应为祖国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毅然放弃了在巴黎的丰厚待遇,以及事业、地位,偕同夫人和孩子,于1956年12月回到阔别了23年的北京。


(1941年夏汪德昭在约里奥-居里的家里度周末)


回国之后,汪德昭先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器材局局长;后经聂荣臻元帅推荐,出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开始筹建中国国防水声学的研究工作。1964年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他一直担任所长或名誉所长。回国30多年来,汪德昭最突出的贡献是从无到有地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水声事业,把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建设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所。他还根据中国海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我国水声学“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研究发展战略,培养了一大批水声学研究人才,其中有多人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级专家”。1981年,他同他的学生尚尔昌合作,把他们30年的研究心得写成了我国水声学的第一本专著——《水声学》。


(1980年汪德昭与华罗庚杨乐在一起)


(汪德昭的孙子汪延曾任新浪首席执行长)


【大紧语录】


1.  居里夫人一家太厉害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其中三个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诺贝尔奖之家,在他们家诺贝尔奖就得挂一墙。


2.  居里夫人是背负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悲怆成长起来的,她是生在华沙的,但是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没有祖国了。


3.  幸亏居里夫人的初恋是苦涩的,没有成功,不然的话就没有居里夫人这个名字了,因为她嫁给居里之后才改了姓。


4.  朗之万也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但坚决反对纳粹,而且来到中国,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还从中国认识了一个学生带到法国去,成为他的博士生,就是中国著名的声学泰斗汪德昭先生。


5.  有一个记者采访居里夫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你是最愿意得到的,她说我想拥有一克镭。记者都傻了,说镭不是你发现的吗?她说那是属于巴黎大学实验室的。


6.  居里夫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馈赠,她一生都是这样,秉持着自己高洁的性格。她留给人类的科学遗产以及伟大的人格遗产永远都值得我们纪念。

评论53条评论
胡乱和尚

胡乱和尚:钢琴曲叫什么,没找到

2021-03-20
飞叉叉

飞叉叉:从小学到中学学校墙上贴的都是居里夫人

2019-01-23
170xxxx3394

170xxxx3394:波兰😡😡😡😡😡

2019-01-12
TeddyBear4588

TeddyBear4588:居里一家共5人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妇,大女儿夫妇,二女婿共5人,不是三人。

2018-07-23
玉树临风

玉树临风:最没意思的几期

2018-07-22
老鸨鸨

老鸨鸨:旁边是不是有人在练鼓,怎么一直有声音

2018-06-05
美祯

美祯:讲讲王小波李银河嘛!!

2018-06-04
ibb

ibb:希望可以😊讲讲宋氏三姐妹的尾声

2018-05-09
SOnG

SOnG:光讲局里没有夫妇

2018-05-09
之野

之野:是不是删了2个啊

2018-05-09
文

:建议您去掉音乐,虽然很好,但更喜欢💕您的声音,像是一个很好的老师👨‍🏫

2018-05-08
Prince.Road

Prince.Road:大紧还欠一期花花公子4呢

2018-05-08
cc_cc

cc_cc:刚看了奇葩大会,好想看你们几个diss樊登,一副没有修养没有文化的样子

2018-05-08
只为时光

只为时光:想知道结尾是什么音乐?

2018-05-08
花木斓

花木斓:听的热泪盈眶,太了不起了

2018-05-08
九霄

九霄:昨天晚上我记得看到了三期新的啊,早上看就剩这期了

2018-05-08
严严实实

严严实实:说真的,转眼一年了……从今天开始重听一遍!

2018-05-08
严严实实

严严实实:听到了一个鲜活的居里夫妇的故事!也又一次领教了无论哪个名人,七转八拐地都会与大紧老师家有点关系,真是有意思!同时,非常羡慕大紧老师把自己家的渊源了解地这么清楚。自己就没有这个意识,等明白过来,想更多了解自己的祖辈父辈时,他们都不在了……😓

2018-05-08
136xxxx3105

136xxxx3105:60几岁就夭折了,天妒英才啊!

2018-05-08
猫不会微笑

猫不会微笑:还有最后一个月了,不舍啊

2018-05-08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